行走在教育梦想的路上

2015-12-03 16:25:51
        走在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的校园里,你也许会碰到一位被老师和学生都直呼为“老毛”而头上却“没毛”的老师,他就是太湖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毛惠康老师。
        1988年,毛惠康从苏州大学毕业,自愿到当时地处偏僻农村的无锡县锡南中学工作。工作二十八年来,他在中学语文教学这块园地里,默默耕耘,勤奋探索,收获着幸福,他送走的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很多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他先后被评为“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学科带头人”和“无锡市名教师”。
        爱生如子甘奉献,化作春泥更护花,毛惠康老师用自己的爱和行动,诠释着他多彩的教育梦想。

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好的学生
        “爱是尊重,是信任,是鼓励,更是奉献。”这是毛惠康老师坚信的教育箴言。28年如一日,他坚持每天早晨六点半前赶到学校,晚自习后,他总是等到最后一名学生回到寝室才离开教室。在太高工作多年的保安师傅常到办公室催促:“毛老师,你真把学校当家啦!太晚了,回家吧。”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支撑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和坚持,他常说:“教书育人的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向学生播撒爱心的工作。”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哪位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就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解决;哪位学生思想上、心理上有了什么困惑,他就及时主动去帮助他们解开;哪位学生有了点滴进步,他就送去鼓励。他坚持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他坚信: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会教育好学生。曾有人问他:“学生们怎么开口闭口叫你‘老毛’?这是对你大不敬啊!”他开心地说:“那是学生们跟我铁!”那语气无比骄傲。每逢听到自己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时,每逢看到自己的学生毕业后回母校看望他时,他感到特别的幸福。

抓好课堂主阵地,让教学情境妙趣横生
        “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课。”这是毛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为了使每堂课都能优质高效,他总是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他精心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汲取到“营养”。他在课堂上大胆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不让班级中的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作业他始终坚持全批全改、面批面改。每次批改完后,还要逐个题目统计学生出错情况,设计好纠错练习,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达标。
        “我最喜欢我们毛老师讲课时旁征博引、潇洒自如的样子。”“听毛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这些来自学生的反馈真实地反映了毛老师那富有情趣、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独特教风。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使他尝到了甜头,他所教班级的高考语文平均成绩在全市四星级高中名列前茅。
        丰硕的教育成果,是源于他勤勉的学习能力和智慧的科研能力。他以科研的眼光审视日常教育教学现象,捕捉稍纵即逝的思考。正是这样的学习力和思考力,才有了泉涌的写作灵感,才有了在全国和省市级主流教学期刊上发表的30余篇论文以及10多部主编、参编的教育教学论著。
示范引领,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一个优秀教研组,离不开一批优秀的教师个体。”毛惠康老师坚信这一点。身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领头人,他没有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而是积极成立课题研究组,扎扎实实地开展理论学习和专题研究活动,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他带头上示范课、研究课,增强专业引领的实效性,从示范课教学到课堂教学的点评,从课题的准备到教研论文的写作,都积极帮助其他教师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完成从教书匠向成熟型教师转变。在他的引领下,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乃至市、区骨干教师:王文芸老师被评为“滨湖区学科带头人”;朱茂林、张世贵、牟丽丰等老师被评为“无锡市教学新秀”、“滨湖区教学能手”;王科、金莉、吕燕萍老师先后在江苏省、无锡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他的引领下,高三语文备课组被评为“滨湖区优秀备课组“,语文教研组被评为“江苏省语文教材改革先进集体”。
        2015年8月,毛惠康老师参加了“江苏省第七批特级教师后备高级研修班”学习,并顺利结业,还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这是一个教育追梦人的成长之路,也一个教育追梦人的幸福之路。如今,毛老师正带领着他的团队以激情和智慧坚定而踏实地走在追梦路上。
返回顶部
苏ICP备130578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