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育的幸福者
——记滨湖区教研中心幼教教研员张皎红老师
“无悔的选择、执着的追求”,20载岁月,她从普通的幼儿教师,逐步成长为园长助理、副园长、幼教教研员。一路走来,她坚持梦想,默默耕耘在幼教之路上,奉献着、快乐着、幸福着,她——就是无锡市名教师、滨湖区教研中心幼教教研员张皎红老师。
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望者
“爱笑的张老师”、“爱扎歪辫子的张老师”、“爱穿花裙子的张老师”......说到张皎红老师,孩子们的眼中、口中透露出来的是真心的喜爱。从教以来,她坚持“快乐教育、教育快乐”的理念,始终奋斗在幼儿教育第一线。即使担任副园长期间,面对冗繁的行政管理事务,她依然坚持深入教学现场、投身教学研究。树根、山花、野果、红薯、芋头......她都能不厌其烦就地取材搬进课堂,并和孩子们一起创意。因为她相信:“教学资源要贴近孩子的生活”。盒子、瓶子、罐子、箱子、管子......她都能一一收集整理,并和孩子们一起探索游戏。因为她深信:“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比如一堆旧报纸,在很多人眼里是垃圾,张皎红却和孩子们利用它们经历着“玩转报纸”的创意之旅。结合小班幼儿爱玩、爱动的特点,张老师用报纸揉出了大大的瓢虫,和孩子们一起打扮《瓢虫的花衣服》,创作了好玩的拖拉玩具;中班有个孩子用报纸条扭出了一条鱼的外形,这给了张老师设计的灵感,于是便有了《报纸鱼》的美术活动;大班孩子喜欢探索追问,张老师妙用报纸折纸表演《小威历险记》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并鼓励每个孩子用报纸做一件道具,相互创编表演精彩的历险故事......
近年来张皎红老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了近20篇。有人曾问她:“你的教学设计为何如此有趣、有效?”她回答:“源源不断的创意,来自于孩子的生活;生动盎然的探究,来自于不同的孩子。”的确,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孩子的学习中,时刻以孩子健康成长为中心,及时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并努力转化成他们认为有意义的、想参与的活动,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经历一定充满想象、探索与体验,张皎红老师就乐在其中。她常说:“面对一群天真无邪、无比快乐的孩子,再多的烦恼都会抛之脑后;看到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关爱成自然、童心伴每天”已然成了她的座右铭。张皎红就是用这种实际行动,阐释着自己的快乐教育、阐释着自己对孩子们无私的爱。
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路人
“张老师特别平实,是个非常接地气的教研员。”“‘不断给自己一个可触的标高。’这是张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她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要求我们的。”“张老师是我专业成长路上的偶像”......说到张皎红老师,滨湖区的幼儿教师眼中、口中透露出来的满满的夸赞。自担任区域幼教教研员以来,她每周深入幼儿园,深入班级,深入教师,积极与园长、教科研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们互动探讨,注重发现、采撷有研究和探讨价值的教学实例,积累了许多教鲜活的教研活动素材。她潜心研究、积极实践新形势下的幼教理念和教学方法。2015年她蹲点峰影、立人两所幼儿园,围绕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每月走进蹲点幼儿园进行项目调研,在现场与老师从环境创设、制度管理、园本教研、亮点项目等方面进行对话、交流。结合幼儿园实际,张老师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指导建议,帮助教师明晰方向。她还与两所幼儿园的部分青年教师一起组建“游戏交流与评价研究小组”,和老师一起收集游戏回顾实录,进行现场解析;一起记录学习故事,做好过程评价;一起及时利用QQ平台,探讨研究困惑......
在这样亲身探索和实践研究过程中,她的组员逐渐成为所在幼儿园的游戏研究领军人物。不仅如此,只要有老师向她咨询,她总是用积极的心态与真诚的语言敞开思想、互动交流,用她个人的热情带动教师团队的成长,发挥了良好的学术带头作用。她致力于幼儿园美术领域的探究,“自然材料”、“盒盒美美”、“花样世界”等系列美术活动成为幼儿园的经典课例,被青年教师们反复研磨。她提出“教研就要实实在在地走进课堂、走近孩子”,坚持经常进班上课,每学期公开教学2次,并逐渐形成“轻松、幽默、和谐、快乐”的教学风格,成为全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路人。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区内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喜获丰收,获奖无数,区内骨干教师数量逐年递增。“幼儿园教师的成长期待有能力、有水平、有修养的引领者,给予真诚的扶持和有效的服务。“如果,教师需要,我更愿意做绿叶。”张皎红如是说。
她就是张皎红,快乐、温柔、机智、幽默,是孩子们的“好妈妈”;她就是张皎红,踏实做人,勤奋做事,专心服务,是教师成长的“领路人”。这就是张皎红,潜心研究、悉心教学,是幼儿教育一辈子的“坚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