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付出 才能得“道”
——记太湖高级中学2015年省高中物理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朱坚
他是同事眼中的教学能手,也是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12年来,他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所上的公开课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所带班级在高考中屡创佳绩,所撰写的论文频频在各级杂志上发表。今年10月,他更是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省高中物理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的荣誉。他就是朱坚,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
十年磨一剑,诀窍在于沉淀和磨练
一路成长,步步艰辛,教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朱老师总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为此,他经常备课至深夜,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案,精挑细选每一道例题和习题,经常和学生沟通发现自己不足。工作前三年,他基本每天都要听一节组内前辈的课,做到取长补短,在模仿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第四年开始,在三年的积累和沉淀之后,他踏上了用参加课堂竞赛促进自身成长的道路。
上一节好课,需要很多条件。作为一名初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和其他新教师一样,面临着各种问题,他曾经迷惘、彷徨过。朱坚至今还对第一次上公开课的情景和感受记忆犹新。开课前几个星期就和组内的老师商量课题,谈论教学设计,翻看教学案例,不断地磨课,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公开课当天,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演示实验时,他因为过于紧张,汗如雨下,做实验的纸片都快黏在手上了。
朱坚觉得,这十年的收获离不开同事们的鼓励。多少次,在高强度的压力之下,他曾想放弃。但是,组内众多老师总是在自己参赛前听课、指导,并且让出班级给自己试上。2010年,当组内元老、省特级教师凌瑞初老师开设了“凌瑞初名师工作室”之后,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在凌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作为工作室的骨干,他和工作室其他成员一起听课议课,一起交流教学体会,一起分享学习心得。从此,他学会了搜集和积累教学资料,养成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同时积极参加各种赛课,在磨练中提高自己。
九年班主任,与学生日夜的相伴
一名优秀的老师,必定也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教十二年,他担任了九年班主任工作。说起为什么当班主任,他这样解释:“我觉得要上好课,首先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做班主任,天天与他们相伴,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2006年9月,刚接手做高二(16)班的班主任时,他付出了很多,连自己刚出生的女儿也顾不上管。班里问题最大的是学生王某。当他得知王某成长在缺爱的家庭环境中,就决定用爱来感化他。朱坚抓住他头脑聪明的优点,多次找他谈话并鼓励他,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个孩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迟到了,上课也不睡觉了,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上学期期末考试一下跃居班里第六名,春节时他父亲打电话给朱老师拜年时感动地说:“朱老师,我们全家感谢您。”听到这里,朱坚觉得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九年班主任工作,他先后送走了08届、10届,12届三届毕业生。2010年的毕业生在QQ里这样告诉他:“我们非常喜欢你……每次上物理课,我就会心无旁骛……”。毕业的学生经常会回校来看他,每次都会亲热地称呼他“坚哥”。付出的是爱,收获的是幸福。朱坚老师认为,做班主任最大的幸福就是被学生接受,并且把这种接受转变为认真上课,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
一心在教育,做一名有追求的教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多年来,朱老师始终不忘当初的目标:上好课,做一名学术上有追求的教师。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他自己感觉很多东西总是不够用。于是,2008年他决定参加在职教育硕士考试,通过进修来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这一年,他仍然是班主任,每周还有十几节课。繁重的工作加上孩子还小,一下子生活的节奏被彻底打破了。可每天早晨,他还是早早到校,孩子们晨读,他也晨读;中午,原来的午休缩短了,需要做英语试题;每天晚上转过宿舍,到家十点多,继续挑灯夜读。动力来自于自己的需要,当他拿到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的时候,回想自己复习应考的日子,他说:“比我当年考大学还辛苦。”
作为一名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意味着比一般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教育科研对自己这个物理老师来说,原本是那么遥远。特别是写论文,原本作文都写不好的人,下笔写教育论文非常辛苦。他还记得加入“凌瑞初名师工作室”后,和工作室成员为了某个物理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的画面;他还记得2013年赴英国参加无锡市理化生骨干教师培训,和外国同行用磕磕巴巴的英语交流物理教学方法的情景……
(作者:王星)
无锡滨湖教育原创,其他公众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