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级社区教育中心标准化建设考核专家组一行来到荣巷街道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现场感受社区教育的生动成果。67岁的居民陆惠英和一群老年文艺爱好者当场演唱的《感恩一切》,优美动听,几位专家组成员连连夸赞并受其感染,情不自禁一同哼唱起来。
湖南苑居民,退休前曾是市人民印刷厂的生产厂长,喜爱文艺的她退休后也没闲着,今年6月组建了一支文艺骨干队伍,每天晚上都聚在一起唱歌,并积极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演出活动。
在荣巷,因着社区教育的蓬勃,像陆惠英一样的老年文艺爱好者比比皆是。近年来,该街道落实三大保障,全面有序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形成了“党政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目前,街道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已配备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共有专职管理人员5人,专兼职教师20人,并建立了一支500余人的素质优良、乐于奉献的志愿者队伍。
2015年街道斥资20万元对盖伊中心进行翻新改造,对硬件设施更新补充,目前中心一楼布设了健身室、乒乓室、亲子活动室、综合活动室,并在大厅设置了亲子活动区域,各类设施设备向辖区全体居民免费开;二楼布设了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棋牌室、书画室、多功能教室、舞蹈室和民防教育室;三楼为综合活动室和办公区域。
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各社区居民学校还制定了办学章程,做到各项活动有方案、有落实、有台帐
街道建立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定期开展专职干部和专兼师资岗前业务培训和在岗提高培训,年人均培训不少于48课时。他们还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入学考试制度、居民个人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弹性学习制度等教育改革,有效激发了辖区居民参与学习、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完善教育阵地建设,
不能缺少社会力量的介入
近年来,该街道积极统筹基层党校、市民学校、人口学校、家长学校及部门行业、文化体育等教育资源,引导各类社会力量介入社区教育,定期开展非盈利性质的公益讲座和市民课堂等活动,努力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区教育环境。并利用辖区内独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展富有乡土特色的社区教育活动,激发居民爱家、爱乡、爱国之情,如结合江南水乡先民的生活生产特点,在社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室,全面展示“荡湖船”“无锡评曲”“渔舟剑桨”等非遗道具和图片,组织非遗传人现场表演和居民自编自唱,引导社区居民自觉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充分关注辖区内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文化层次群众的教育需求,该街道结合当前时政热点,组织街道党员干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讲座,举办“法在我心中,平安伴我行”法治晚会、“聚焦荣巷、感知幸福”职工摄影大赛;依托区内外职业教育资源,做好在职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及残障、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生存技能和再就业培训;加强外来人群融入城区生活、熟悉就业环境的就业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面向老年人群重点开展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安全防骗教育培训,同时,深入开展育儿知识、亲子教育、家教家风、社交礼仪等家庭培训活动。
荣巷居民全年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总人数达到街道常住人口60%以上,2014年各类教育培训总量57401人,培训率达65%;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接受教育比例在75%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率60%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外来流动人员等接受教育比例均达到70%以上。
无锡滨湖教育原创,其他公众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