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促情态 上善聚人心

2015-05-15 09:50:32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管理课题。尤其在绩效改革全面落实的背景下,如何继续传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保持和谐的办学氛围和积极的工作情态,学校立足制度文化的重构,以抓实创新常规管理为着力点,通过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凝心聚力,激活潜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公正平等的土壤里培植积极情态种子

学校管理始于人,终于人,管理唯有聚焦人的需求,悦纳各方意见,才能聚拢人心,有效落地。我校在各项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职员工的不同诉求,努力让显性的制度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2009年在制定新一轮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学校首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既坚持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又广泛听取不同声音,既考虑学校整体利益,又兼顾不同人群的利益,先出台了草案征求各方意见。草案公布后,领导小组深入年级、学科组、职工等不同教师群体听取意见并及时汇总整理,先后组织了近十次论证会,征集到上百条提案。每次论证会后,都将草案修改稿及时向全体教职工通报。经过多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论证,绩效分配方案在一线教师和二线教辅、后勤人员;职能管理岗位与班主任;各学科教师之间达到了基本的平衡,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同,并在教代会得以高票通过。

方案实施过程中,学校按月公示每个教职工的绩效考核结果,确保考核、分配的透明、公开。随着学校的发展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绩效考核制度往往伴随着适时的改进与完善,每一次调整也都充分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确保程序合法、过程公开,并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诸如教育质量监测制度、考试管理制度、作息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图书馆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管理制度等在制定过程中均在不同范围内进行了论证公示。由于各项制度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严格遵循了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有力彰显了制度的严肃性与执行力,因此,制度反而不再是单纯的约束,而是一种有益的价值引导与行动指南。这种制度文化,不仅对精神引领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校发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建设也产生深刻的影响,有力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

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教师职业的价值与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个人的专业成长上。唯有唤醒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激活自主发展潜能,才能促进教师专业高位持续提升。

学校坚持专业发展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综合素养,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示范与引领,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要求校级领导既当教练员,又当运动员,不仅自身是业务过硬的学科教学骨干,同时还要坚守教学一线,蹲点烦难岗位;二是建立校级领导飞行听课与即时评课反馈制度,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三是建立校级领导年级组以及学科组蹲点制度。此外,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也都能从业务上严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担,在一线教学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展示了干部群体良好形象。

在此基础上,学校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改善教师心智模式,提升教师教研素养搭建平台载体。如,以“教学研究工作室”为平台,培养本校业务骨干,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以“书香致远教师读书班”为平台,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以学校内部的多种听课模式为抓手,为教师创设展示与学习的途径;以从“无模式”到“有模式”到“模式化”再到“去模式”的课堂风格演变为契机,鼓励教师张扬个性、形成风格,向家常课堂要质量、在规定时间出效益;以教师“微课堂”的深入持续开展为载体,兴起一次次教学反思的热潮,在鲜活而草根的微型教学研究中,领悟教育的真谛。

上善若水的文化中营造仁爱和融氛围

如果说刚性的制度管理是常规管理的初级阶段,那么,善用柔性且更具浸润作用的文化管理,则是常规管理的更高层次。学校以“上善”为校训(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意),明确“上善”文化指向,引导广大教师不断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确立良好心态、明确育人使命的哲学考量,有效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增强教职工向心力、凝聚力。

学校定期组织全体教师与经典对话,深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中外教育家名篇精义,号召大家首先做一个健康的人,然后一起来办一所健康的学校;勉励教师要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首先做个好儿女、好伴侣、好父母,承担好家庭的责任,然后做个好公民,承担好社会的责任,最后做个好老师、好的管理者。学校还根据教师不同年龄段,分别成立青年教师发展协会、中年教师发展协会和资深教师发展协会。各协会在理事们的带领下,围绕提升情态主题自主开展活动,如:健步梁溪河、环行渤公岛、激情小春晚、乒羽混双比赛、校园摄影大赛等。学校以梁溪书苑为核心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功能与示范效应,设立班级书架,建设家庭书房,关注学生书包,共建书香校园,以每学年确定一个工作主题的方式,为全体教职员工设立一个“精神坐标”,如2013-2014学年度为“快乐工作,趋于高贵”,201-2015学年度为“乐业精进,大气守成”,营造静心读书、潜心育人、真心为师的工作氛围。

制度有形,文化无形。当制度与文化相遇,必将产生两相宜、两促进的效果。河埒中学将继续在“上善”文化的引领下,秉承优良传统,抢抓发展机遇,夯实人文底蕴,优化管理机制,在提升教师情态、促进质量提升上下真功夫、做大文章,引导全体教师既脚踏实地教书育人,又仰望星空追求教育理想,书写河埒教育新篇章。

返回顶部
苏ICP备130578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