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抓出新状态

2015-05-15 10:02:16

        常规管理是对学校内部各项常规工作实施常态管理,达成长效目标的一种较为稳定而持久的管理形式,是维系学校正常运转最核心、最紧要的工作。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社会办学竞争的新格局和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新期盼,学校常规管理作为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工程,尤其需要适应新常态,谋划新举措,抓出新状态。

        在“常”字上下功夫。常规管理要关注平常之事,从学校基本的清卫工作、上下班纪律抓起,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抓起,从学生的仪表仪容、言行举止抓起,于细微之处见真功夫,把平常之事做精致。学校常规管理要遵循“常理”,从反复出现的教育教学现象中,找到基本规律,形成工作规范,建立共同准则。因此,常规管理唯有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聚焦于人的发展,才能管得有理、管得有效。学校常规管理要坚持“常态”。管理需要创新,更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常规管理最忌忽冷忽热,时紧时松,反复“无常”。学校管理者须守住一条线,用好一把尺,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执行力度,把管理工作抓出常态、抓出长效。

        在“新”字上做文章。鞋合不合适,脚最知道。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的发展,昔时常规,今日未必常。因次,学校常规管理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适应新常态,抓出新状态。要聚焦办学新规范,在继续贯彻素质教育“五严规定”、“六项承诺”的同时,主动对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学校公共服务规范等新政新规,积极探索符合办学新标准、新规范的常规管理新路径、新方法。要呼应质量新期盼,把常规管理的兴奋点、发力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用质量的持续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来体现常规管理的力度、效度。要适应师资新要求,吃透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各类刚性指标和显性要求,优化绩效考核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凝聚目标共识,实现教师个体专业成长、职业追求与学校发展、区域发展的双赢。

        常规管理,常抓才能常新。以这一话题作为新年开篇主题,寄托了我们一种深切的期待:希望学校管理者,更加重视常规管理,更加给力常规管理,把常规管理抓出扎实有效的新常态,为新一年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开好头、奠好基、鼓足劲。

返回顶部
苏ICP备13057856号-1